close

中國時報【林宜慧╱台北報導】

台灣65歲以上人口佔全人口比例已逾11%,距離高齡社會14%的標準僅一步之遙,需要照護的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。但台灣照護人力與社區服務至今仍嚴重不足,多數縣市資源「看得到,吃不到」。

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,若將居家照護的非正規照護(家人)時間成本換算成專業看護的市場成本,居家照護已等於、甚至超過機構照護成本。目前雖有長照計畫,但支持照顧者的福利與訓練仍嚴重不足。

台灣大多縣市的社區服務資源都是「看得到,吃不到」。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舉例,除了台北市設有較多失智症家屬團體、瑞智學堂等社區服務機構,其他縣市相關資源都嚴重不足,主因是沒有預算。

她建議,衛生福利部應編列社區服務預算並逐年擴增,讓社區服務普及化。社區服務項目和時數也應針對失智症特性修改。現行失智症患者的居家服務規範仍沿用失能照護,不符合患者所需,甚至限制居服人員不能帶老人外出,不但減少老人活動機會,還可能造成老人漸漸失能。

老年失智症不一定是人生必經之路,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,中年後開始落實「3動」:多「動」腦、多運「動」與多社交互「動」,以加強「認知儲備」,加上保持快樂心情,就能降低失智發生機率。

賴德仁說,老年人最好的休閒活動就是走路,時間長短可視身體狀況而定;也可選擇麻將、跳舞等既動腦又動手的活動,不建議在健身房做「只動身體沒動腦」的規律性運動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lthBeauty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